最新精選
一個港人自講的故事(34)--失憶的一代
究竟六四事件是怎樣的一回事?為什麼了解六四的真相是那麼重要?
蘇穎睿牧師 成人主日學 -- 基督教倫理
或許我們會問:「以神為中心」這觀念太抽象了,我怎知神要求是什麼?我怎知我是否在神裏面?我連神是否存在也有問題,又怎可以把我們道德的是非標準放在一個不可摸、不可知、不可明的神身上呢?
2023年度第二期(5月至8月) 實體和網上. 時間:
三藩市, 溫哥華 星期日 09:00 - 10:00
紐約, 多倫多 星期日 12:00 - 13:00
倫敦 星期日 17:00 - 18:00
香港 星期一 00:00 - 01:00
雪梨 星期一 02:00 - 03:00
詳情及報名請於三藩市播道會網站
教學大綱
查經資料 -- 哥林多後書(2023)
第24課 Skenos(帳棚) 世上的帳棚與天上永存的房屋
我們現在是處在兩種不同的「存在模式」中 (modes of existence)。
第25課 脫去與穿上 (Ekduo,Enduo)
不少華人信徒,可能受了一些錯誤的神學思想影響,以為這個世界是不值得留戀,我們活在這個敗壞的世代,只期望著將來新天新地,在那裏再沒有眼淚、沒有痛苦。我們現今在世,只有嘆息勞苦,渴望將來永遠的榮耀。
第26課 什麼是-現實 Tharroo
世人的「現實觀」是憑眼見,而保羅的「現實觀」,是「憑信心」。
"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裏,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神,不是出於我們。"
Embed from Getty Images
其他哥林多後書查經資料
論盡人生(8)--此心安處是吾鄉
常羨人間琢玉郎,天應乞與點酥娘。
盡道清歌傳皓齒,風起,雪飛炎海變清涼。
萬里歸來顏愈少。微笑,笑時猶帶嶺梅香。
試問嶺南應不好 。卻道:此心安處是吾鄉。
蘇軾:定風波--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
一個人開心與否,並不在他擁有多少,也不在乎身他身處何地,而是在乎身他的心態。心安於此地,此地便是你的家鄉。蘇軾所說的很有道理,但問題是:如何可以安心呢?
其他近期「論盡人生」视频
以賽亞書的研讀 第25課 誰是那僕人?
以賽亞書的研讀 第25課 誰是那僕人?
在以賽亞書中,有四首所謂「僕人之歌」。究竟這個人是誰?他的使命又是什麼?
Embed from Getty Images
蘇劉君玉師母 成人主日學 -- 基礎神學
2023年度第二期(5月至8月) 實體和網上. 時間:
三藩市, 溫哥華 星期日 10:15 - 11:30
紐約, 多倫多 星期日 13:15 - 14:30
倫敦 星期日 18:15 - 19:30
香港 星期一 01:15 - 02:30
雪梨 星期一 03:15 - 04:30
詳情及報名請於三藩市播道會網站
尋找更美家鄉的故事 第20章 (最後一章) ---父親,你仍是活著
屈指一算,父親離開了我們有50多年之久。他是於1972年3月14日因心臟病發在家中離世。然而,我總覺得他並沒有離開我們,他仍是活在我的心中、腦海中、記憶中和夢中。死亡絕不能使我們隔絕。事實上,他只不過較我們早一步去到更美好的家鄉。